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10月19日下午15:30,金沙集团wwW3354CC“展望事业,探讨人生”系列讲座第一讲——“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教授走近北大学生”在新生物楼邓佑才报告厅开讲。三百多名来自北大和外校的师生踊跃参加。主持人北大研究生朱芳芳简单介绍了王晓东教授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经历。其后由饶毅院长致欢迎辞。饶毅除了欢迎王晓东来北大演讲、加强北大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联系以外,还说明同学们可以向讲座系列的演讲者学习,也可以讨论和批评。
王晓东教授为现任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终身杰出讲座教授、霍华德·休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他于2004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生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王晓东教授研究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机理,他不仅取得了享誉国际科学界的重要成就,并且建立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探索我国科研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
王晓东教授先就自己的经历和对于北大生科院的感想作了简短的开场白。之后,由同学们提问、王晓东回答的方式进行了亲切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在座学生踊跃发言,并就学习生物学,科研以及人生感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王晓东教授根据同学们的提问,介绍了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历史和自己从事科研的过程,探讨了生物学学科的作用,特点以及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王晓东教授谈到了科学的未知性,生物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和体内体外生物学研究的特点,并就对未来科研工作之路的选择取舍对同学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最后并用一句“I envy you”表达了对同学们的鼓励和殷切期望。
王晓东说,自己偏科,所以考试不能面面俱到。会用功做喜欢的学科,比如中学做数学、学英文。不喜欢的学科,就不一定考得好。生物学研究对自己合适,对太太就不合适。王晓东认为自己喜欢解决问题,中学做数学题,研究找已有问题的分子答案,都是解决问题。自己喜欢一人拿本书,关起门来读,或者在冰箱(冷房)里做生化实验,不受人打搅。太太喜欢和人打交道,所以做医生很合适。
王晓东介绍了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成长。这个地处偏僻的学校,1950年代初不过几栋可移动的房子。当耶鲁大学医学院第一名毕业生,因为犹太出身受歧视找工作有困难而来到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时,他被任命做系主任的内科,不过是一间房子。他带着全家到达拉斯后,全力建设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挑选特别好的学生,全力支持他们毕业后到全国好的地方去进修,离开时,他请他们以后回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共同建设母校。这些学生离开德州后,无一例外全部回母校。其中Joe Goldstein还带回合作者Mike Brown。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到八十年代在全美生物医学界树立声誉。如今,在那里工作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在全美名列前茅。创造了在沙漠中建立世界领先的生物医学研究重地的奇迹。
王晓东介绍了他的博士后导师Brown和Goldstein为了解决胆固醇代谢缺陷的儿童疾病,几十年坚持不懈,综合生物化学、遗传学的手段,发现了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关键分子,并提出细胞内吞作用的基本细胞生物学机理。他们不仅获得诺贝尔奖,而且,他们原来基于罕见疾病开展的研究,最终带来可以广泛应用的药物,其中一个药,年销售3百亿美元。这是原创性研究带来不可预见的巨大突破的一个例子。
王晓东说,他到美国上研究生的第一天,就想做Brown和Goldstein的学生。听说他们不受研究生,他就等了6年,毕业后做了他们的博士后。和他们做博士后的课题,原来和胆固醇相关,使王晓东发现了一种caspase蛋白酶的作用。因为这种酶当时被其他人在细胞凋亡中起作用,王晓东进一步在自己独立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后,发现调节它的分子,从而开始了研究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机理。
王晓东说,研究细胞凋亡也满足了自己希望研究癌症、推动癌症治疗的长久愿望。他说,“我十一岁的时候,母亲因癌症去世。我总记得在母亲病床前强烈的无助感”。因为细胞凋亡和癌症有密切关系,王晓东研究凋亡的机理直接和间接地有助于治疗癌症。听到王晓东叙述少年经历,台下有人掉了眼泪。
王晓东认为做研究可以领先别人半个周期,也可以落后三个周期。落后几个周期时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也能带来突破。他认为生物化学有特点:虽然很传统、很古老,但是也可以解决关键问题,而且时至今日,一些技术上的进展,使现在做生化的人不需要再用几吨的细菌、或者很多的牛头来做提取的起始材料,用较少的材料就可以提纯到足以用现代仪器分析的分子。
讲座结束后,十余名北大和清华的同学与王晓东院士进行了座谈并共进晚餐。本次讲座之热烈气氛为后续讲座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院学生工作办公室